导读:2016年12月8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调研督导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曹洪欣司长、中药科技处陈榕虎副处长、南京中医药大学段金廒副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郭兰萍副主任一行四人在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调研督导湖南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处肖文明处长、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所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水寒、普查专家委员会委员刘浩,怀化市卫计委主任所谭有平,靖州县政府副县长邓丽芳、卫计局局长杨德煌等有关领导、专家陪同调研。
此行,相关人员到靖州监测站、茯苓菌种繁育基地与栽培示范基地进行调研督导工作。上午,督导组考察位于靖州茯苓大市场的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技术服务中心靖州站建设与监测、技术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张水寒研究员代表湖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作的湖南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下午,督导组调研了补天药业承建的茯苓优良菌种繁育基地与茯苓规范化栽培示范基地。
督导组考察靖州监测站
督导组考察茯苓菌种繁育基地
督导组考察茯苓栽培基地
督导组一行充分肯定了湖南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认为我省通过整合省内科研力量,强化行政管理,专家对口指导,开展多轮技术培训与督导,严格阶段考核,取得了扎实的工作量,保证了较高的数据质量。希望我省深入总结普查工作组织管理经验,为全国普查的正式开展提供参考。同时督导组也对提升监测体系自我造血能力建设,种苗繁育基地社会化服务能力提出了要求与建议。
督导组听取省级工作汇报
2012年开始,湖南省先后开展了三批共47个项目县的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截止2016年11月,共调查样方套9298套;采集腊叶标本30060号,药材样品3005份,种子种苗1836份;数据库统计的中药资源品种4587种,计算蕴藏量的重点品种495种,大幅超过原有中药资源品种数与原有重点调查种类数;调查栽培基地和农户260个;记录中药资源传统知识726份;收集图片566521万张;上报完整数据13万条,暂列全国第一。建成省级中心和三个监测站,面向农户、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围绕中药资源普查成果转化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培训、信息咨询与规划编制,基本形成湖南省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体系;稀缺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同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人员培训、技术保障和考核验收模式;培养了基层中药资源人才近600人,为湖南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加调研的还有靖州监测站承建单位领导、工作人员;茯苓菌种繁育基地项目有关人员。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