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daodu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鲜地黄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靑绛烦渴,溫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淸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地黄,原系野生,最早生长于咸阳一带,后传至各地。中国数省均有生产,但其最佳者为"怀地黄"。本技术适用于河南省怀地黄的栽培过程。
1 繁殖技术
怀地黄繁殖分无性繁殖(块根分段繁殖)和有性繁殖(种子繁殖),怀地黄产区实际生产过程中中以无性繁殖为主。
选择地势比较高环境干燥的田地,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砂质壤土,10年内未种植过怀地黄农田,前茬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或蔬菜类为宜;种栽田不宜与高梁、玉米、瓜类田相邻。每667平方米的农田均匀施撒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饼肥300千克,尿素100千克,钙镁磷肥100千克,硫酸钾60千克作为基肥。然后翻耕,使土壤充分风化,浇水踏墒,耙平。按宽35厘米,高15厘米起垄,已备下种。8月初在怀地黄种植大田中,选择生长健壮、品种纯正的植株.刨取尚未完全膨大的块根,挑选无病斑、虫眼的块根,折成3厘米左右长的小段,保证每段具有2-3个芽眼。倒栽一般在立秋(8月初)时进行,在做好的垄面上按行距15厘米一株距15厘米开5厘米深的穴,将准备好的母种植入穴内,覆土,镇压,摸平即可。播种后7—10天即可出苗,出苗后田间若有杂草及时除去,浅锄或人工拔草,封垄前进行第二次拔草;封垄前每667平方米左右追施尿素15千克,可结合浇水施入,也可根部挖坑追施;倒栽田浇水应以降雨及土壤含水量情况而定,采用小水漫灌的方式,阴雨天及时排除田间积水。10月下旬一直到翌年春季播种前均可采收,采用人工采挖,尽量避免伤及块根;储藏时选择背阴干燥处,先在地面铺约5厘米厚的土沙,再将处理好的种裁摊于其上,厚度约5厘米,然后用干土沙覆盖,上面再摊种栽,再用干土沙覆盖,如此反复,总高度不能高于40厘米。要注意防水,不要让雨水、雪水渗入。
一级:品种优良,直径l-2厘米,粗细均匀,芽眼致密,外皮完整,无破损.无病斑及黑头。二级:品种优良,直径0.5-1厘米,粗细均匀,芽眼致密,外皮完整,无破损,无病斑及黑头。三级:品种优良,粗细不均匀,芽眼较稀疏,外皮完整,无破损,无病斑及黑头。
2 种植方法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七壤肥沃的沙土地,10年内未种过怀地黄田地,或前茬作物以小麦、玉米或蔬菜为宜;前茬为芝麻、棉花、豆类等的地块不宜种植怀地黄。不与高粱、玉米、瓜类邻作。选好的地块于秋末冬初翻耕,使土壤充分触化。翌年春季每667左右平方米均匀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饼肥300千克、尿素100千克、钙镁磷肥100千克、硫酸钾60千克作基肥,翻地、浇水、踏墒,摸平,按宽×高为35厘米×15厘米起垄,以备下种。选择健壮、皮色好、无病斑虫眼的种栽,掰成2-3厘米的小段,每段至少有2-3个芽眼,用5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300倍5%菌毒清溶液浸泡10-15分钟,捞出,晾干,忌太阳暴晒。怀地黄春季种植,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中上旬日间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种植。一般行距30-33厘米、株距30-33厘米,每667平方米5500-6000株。在做好的垄面两侧按行距30-33厘米、株距30-33厘米开穴,穴深3-5厘米.将处理好的种栽平铺于穴内,覆土,踏实,用耙子将夸面耙平即可。
3 田间管理
地黄播种后20-30天即可出苗,出苗后田间若有杂草可进行拔草或锄草;当齐苗后进行中耕除草,注意锄草应浅锄以免伤及幼根,造成死苗的现象。地黄进入丛叶繁茂期封垄前,再次进行中耕锄草。地黄出苗不全是怀地黄生产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将密栽区的幼苗带根栽人缺苗处,并浇适量水。补苗宜早不宜晚,最好在阴雨天进行。地黄出苗后1个月左右,地下根茎其余的芽眼也会长出2-3个芽,这地芽发出较晚,但必须摘去,每株只留1个壮苗,部分植株会出现开花的情况,应及时摘除花茎、花蕾,以防结籽消耗养分,而利于块根生长。地黄为喜肥植物,在地黄的种植中以施入基肥为主。根据地黄各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适时适晕追肥对于促进生长发育。试验证明,地黄的根际追肥及叶面追肥均有良好的效果。在地黄丛叶直径15厘米时(群众所说的地黄苗碗口大时)可进行第一次根际追肥,以追施氮肥为主,每667平方米30-40千克,此次追肥不宜过早。同时可进行叶面追肥,即叶面喷施0.05%-0.1%的尿素水溶液,每周1次,可连续喷施3-5次。若叶面缺绿时,可喷施硫酸亚铁水溶液。第二次根际追肥在丛叶直径30厘米左右时,每667平方米可施过磷酸钙40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钾10-20千克.以促进地黄根茎生长的伸展膨大,同时增加地黄的抗病性。地黄适宦在含水量15%-20%的土壤中生长,广大药农总结的经验是:土壤手握成团,抛地即散。土壤过湿,根茎生长不良;过于干旱,则影响整个植株的生民。适时适量浇水是怀地黄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产区群众总结为“三浇二不浇”的经验即施肥后浇水,久旱无雨浇水,夏季暴雨后浇水,地皮不干不浇水,巾午烈日下不浇水,天阴欲雨时不浇水。地黄在夏季伏天高温时期的浇水特别注意早晨叶片仍直立起来,可以坚持不浇水;早晨叶片不能直立起来,可考虑适当浇水;天气预报未来3天内没有中到大雨的情况下,可进行适量浇水1次,否则仍不能浇水。
地黄怕涝,因此在生产中注意排水工作,尤其在夏季,地黄田间积水1天,就会引起根腐病、枯萎病或疫病发生,甚至造成大面积的死亡。
4 病虫害防治
4.1 怀地黄的主要病害有地黄斑枯病、地黄轮斑病、地黄枯萎病、地黄疫病、地黄病毒病等。
4.1.1地黄斑枯病 地黄基部叶片先发病,病斑初为淡黄褐色,圆形、方形或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小规则形,无轮纹,后期呈暗灰色,上生细小黑点,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连片时,导致叶缘上卷,叶片焦枯。防治采用一整套综合防治措施:地黄收获时,收集病叶,集中掩埋或烧毁;加强水肥管理,避免大水漫灌,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田问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选用80%抗菌剂402乳油1000倍、2%农抗120水剂400倍、80%代森锰锌800倍液、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甲基托布津70%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间隔35天;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喷雾,间隔20d左右喷一次。兼治地黄轮纹病。
4.1.2地黄轮斑病 表现在地黄叶部,底层叶比顶层叶片发病较为严重,病斑呈圆形或长椭圆形,病斑较大,病斑上呈现明显的同心轮纹,布小黑点,亦呈轮状排列。防治同地黄斑枯病。
4.1.3地黄枯萎病 症状有轻、重2种类型,发病轻的病株,仅地下部块茎和须根部分变褐形成环状腐烂,种栽(俗称老母)和茎基无病症,地上部生长正常;重病株,种栽先发病,向下蔓延至块茎,向上浸染近地面的茎基,腐烂变褐,造成地上部叶片姜蔫。在大田,枯萎病、疫病两种病害混合发生。病株块茎鲜重比正常株低近80%。防治:增加大田的通风透气性,防止水淹;严格控制土壤的湿度,特别是6-8月份严禁大水漫灌和中午高温时浇水,开挖有效的排水沟渠,预防雨季田间积水;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播种时用奇多念生物肥,每株0.25克撒施,或发病初期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淋灌、5%菌毒清400倍淋灌,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667左右平方米6千克处理土壤。6月份开始,大田发现病株时,及时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500倍液、5O%多菌灵5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500倍液、80%大生800倍液、2%农抗120水剂500倍液、5%菌毒清4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喷淋;或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2次,间隔10-15天。
4.1.4地黄疫病 表现为近地面的叶片和茎基先发病,叶片上先从叶缘形成半圆形、水渍状病斑,后病斑愈合,蔓延至叶柄,叶柄腐烂,导致整株萎蔫。在大田,根腐病、疫病两种病害混合发生。病株块茎鲜重比健株低78.8%。防治:起垄种植,增加大田的通风透气性;防止田间积水,严格控制土壤的湿度,特别是6-8月份严禁大水漫灌和中午高温时浇水,开挖有效的排水沟渠,预防雨季田间积水;播种时用奇多念生物肥,每株0.25克撒施,或发病初期用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淋灌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667左右平方米6千克进行土壤处理。在发病初期用2%(M-45)600倍液和雷多米尔水剂交替进行叶面喷洒3-4次,间隔7-10天。在喷洒此种药液时保证药液渗到茎基部。也可用50%敌克松500倍液淋灌2-3次,间隔7-10天。
4.1.5地黄病毒病 部分或整株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或黄色斑。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叶片皱缩,整个植株瘦弱。防治:种植脱毒地黄种苗,脱毒地黄在生产上缝续利用2年后,增产效果下降,最好能够2年更换一次新种栽;及时追肥。③发病初期用3.95%病毒必克500倍液喷霉3次,间隔5天。
4.2 怀地黄的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甜菜夜蛾、牡荆肿爪跳甲、红蜘蛛等。
4.2.1小地老虎 幼虫多在地黄心叶处取食,咬成针孔状;高龄幼虫常咬断叶柄或茎基,造成植株死亡。防治:早春清除田间及地头杂草,发现新被害苗时立即在其附近挖杀幼虫;采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或傍晚在田间每隔一定距离放一泡桐叶诱集幼虫,早晨翻开叶进行捕杀;低龄幼虫发生时,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2次,问隔5天,或90%敌百虫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1次,间隔7天。
4.2.2甜菜夜蛾 初孵幼虫群居或散生于丝网下为害;3龄以后进入暴食期,可转株为害,常将叶片咬成空洞状,严重时仅剩叶脉。防治:采用黑光奸诱系成虫,各代成虫盛发期用杨树枝扎把诱杀成虫;及时清除田地头杂草;人工捕杀幼虫;在低龄幼虫发生期,可轮换使用l0%除尽、20%米螨、5%氟铃脲或25%灭幼脲1000倍液喷雾,或5%卡死克1500-2000倍液喷雾。也可选用高效Bt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2次。
4.2.3牡荆肿爪跳甲 成虫、幼虫均可为害。成虫将地黄叶片咬成圆形洞,严重时仅剩叶脉。幼虫啃食叶肉,贴着地面的叶片受害严重,亦为害心叶,并将其污染成黑褐色。雌虫能边交配边取食,并在受到惊吓时跳起.交配可长达数小时,产卵于土中。防治:苗期及时消灭成虫,可用8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5%氯氰菊酯乳油1600倍液喷雾,从田的四周向中心喷雾,消灭幼虫,可喷雾或浇灌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
4.2.4红蜘蛛 此害虫取食地黄叶肉,叶片皱缩卷曲,严重时叶面成白色网状,叶背面有红色点状物(红蜘蛛虫体)。防治:清除杂草;或用10%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5%唑螨酯1000倍液喷雾1次;或用20%速螨酮1000-1500倍液喷雾2次,间隔3天;或用5%尼索朗1000倍液、lO%天王星乳油或5%卡死克1500倍液喷雾1次。
4.2.5地黄蛙蝶 此虫取食叶片,严重时令株吃光。防治:掌握在幼龄期用敌百虫喷雾防治。
5 技术要点
5.1 选择10年内未种植过怀地黄农田。
5.2 选择的农田要起垄:宽×高为35厘米×15厘米。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