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旻辉、李振华、毕雅琼、夏莹(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
导读
daodu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本技术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地区黄芩药材的栽培生产。
1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高燥、向阳、土层深厚,排灌水条件好及地下水位较低的中性至微碱性的沙质或腐殖质壤土种植。结合整地每亩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做基肥,深耕土壤。作成宽1.3米的高畦,畦沟宽30厘米,在地块四周开好较深的排水沟,以使灌排水畅通。
2 繁殖方法
黄芩常采用种子繁殖。
2.1 留种技术
黄芩不管是用种子繁殖还是无性繁殖,当年均可开花结果,但以2-3年生的植株所产种子质量为好。种子一般于8月开始成熟,但成熟期很不一致,所以应分期分批采收。采收时可用手捋,也可将整个花序剪下后晾干或晒干,脱粒,清选,臵布袋中于阴凉干燥处贮藏。选择色褐鲜亮、干燥、活性高、健康饱满的籽粒留种用。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将种子用40-45℃的温水浸泡5-6小时,在20℃左右保湿、保温催芽,待种子裂口露白,再开沟播种。
2.3 种苗繁育
可秋播春播。秋播10月上旬前后,按行距25厘米,横向开浅沟条播,沟深2-3厘米,播幅7-10厘米,然后将精选的种子拌细土(或沙或草木灰)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1-1.5厘米(以不见种子为度),轻轻镇压,播后保持土壤墒情,若墒情太差,需浇水,并用草覆盖,亩用种量3-4千克。大约10-15天即可出苗。
3 田间管理
3.1 间苗、定苗
直播者出苗后苗高5-6厘米时,按株距12-15厘米定苗。如发现缺株应及时补苗,补苗时,应带土移栽,栽后浇水,以利成活。
3.2 中耕除草
当年的黄芩植株矮小,应经常除草,并适当松土,做到畦内表层疏松无杂草。分根繁殖者,结合除草适当培土。
3.3 追肥
6-7月为幼苗生长发育旺盛期,可根据苗情适当追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20-25千克和过磷酸钙5-10千克。二年生植株,如计划采收种子,于6-7月开花前应适当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3.4 排灌
雨后应及时排除积水,忌高温期灌水。
3.5 剪除花蕾
7-10月出现花蕾时,于晴天摘除,摘除花蕾后近期不能浇灌。
4 病虫草害防治
4.1 叶枯病
发病初期用1:1:12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2 根腐病
雨季注意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采用轮作;用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1000倍液灌根。
4.3 黄芩舞蛾
清洁田园;发生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4.4 菟丝子
将菟丝子茎全部拔掉,并深埋或集中烧毁。
5 采收与加工
直播种植2-3年才能收获,一般于秋后茎叶枯黄时,选晴天将根挖出,去掉附着的茎叶,抖落泥土,晒至半干,撞去外皮,然后迅速晒干或烘干。在晾晒中,要注意避免暴晒过度使根条发红,也不能淋雨及水洗,根条见水后会变绿发黑甚至变质。
技术要点:
黄芩采收加工时,晾晒过程中要避免暴晒过度使根条发红,也不能淋雨和水洗导致根条变绿发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